
当中国把歼-35A的模型摆上巴黎航展展台时,这场看似寻常的军工推销,实则是中国在美欧主导的军火江湖里砸下的一记重锤。作为全球唯一能与F-35同台竞技的非西方五代机,这架灰黑色战机的微型版本此刻正暴露在法国六月的阳光下,而它投射的阴影却笼罩着从布鲁塞尔到新德里的多个战略棋局。 中国军机闯进巴黎航展绝非心血来潮。 这个创立于1909年的航空圣殿,向来是洛克希德·马丁和达索航空们的秀场,如今却不得不给沈阳制造的隐身战机腾出展位。歼-35A的两次海外亮相轨迹耐人寻味——2月阿布扎比防务展是试水温,6月巴黎航展才是亮底牌。 选择在欧洲腹地展示被禁售的歼-20(如图1)同台蜂窝配资,中国显然在传递双重信号:技术上已突破五代机量产瓶颈蜂窝配资,政治上敢把压箱底武器摆上货架。这种“秀肌肉”与“开超市”并行的策略蜂窝配资,暴露出中国军贸正在从低端倾销转向高端破局。 但真正值得玩味的是歼-35A的定位。这款被宣传为“舰载机陆基版”的战机蜂窝配资,本质上是中国版的F-35B+C混合体——既能满足巴基斯坦这类穷兄弟的国土防空需求,又预留了未来推销给航母国家的接口。 这种模块化设计思路直击国际军火市场的痛点:买不起全套体系的客户,往往需要一机多能的解决方案。当埃及签下歼-10CE、巴基斯坦考虑40架歼-35时,中国实际上在用“高配版米格-21”的策略,蚕食美俄传统势力范围。毕竟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,能用七折价格买到八成性能的五代机,远比看美国人脸色等F-35(如图2)更实在。 巴黎航展的镁光灯下,歼-35A与法国阵风、美国F-35同场竞技的画面充满隐喻。西方观察家们嘴上说着“中国战机缺乏实战检验”,手里却抓紧计算着潜在客户名单。 中东油霸们早在珠海航展就摸过歼-35真机,如今看到它出现在欧洲,采购心理障碍又少了一分。更微妙的是,当印度还在为“阵风是否够用”吵架时,死对头巴基斯坦可能已经拿到隐身战机,这种降维打击会让新德里连夜打电话催莫斯科交货。 中国军机出口远不止卖几架飞机那么简单。每笔交易背后都是战略布局:卖给巴基斯坦的歼-10CE在克什米尔冲突中“击落阵风”,立刻让这款二手价战机变成网红产品;埃及引进生产线后,北非各国空军换装时自然优先考虑中式装备。这种“战场带货”模式比任何销售手册都管用,更何况中国还能捆绑提供卫星导航、无人机体系甚至基建贷款。美国智库最近流出的报告显示,中东国家采购中国战机的政治代价正在降低——当沙特都能用5G时,买几架隐身战机算什么? 不过歼-35(如图3)要想真正打开欧洲市场,光靠价格优势远远不够。北约体系内根深蒂固的武器兼容性问题,就像一道无形的技术铁幕。 但中国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:通过巴黎航展的曝光,先让欧洲军工复合体意识到中国已不再是仿制者,再慢慢撬动塞尔维亚这类边缘玩家。就像当年华为进入通信市场那样,从缝隙切入,最终撕开整张网。 站在凡尔赛宫门外的航展现场,歼-35A模型前围满了举着相机的各国军官。他们或许在想:这架飞机到底值不值得买?而中国代表团想的可能是:只要你们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,我们就已经赢了。


联美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